一方面,公司内外的人都在耳边说教精益好多了,让人觉得不做精益就过时了。
一方面,精益启动后,其原理、方法、工具在企业推广后看不到实际效果,除了乱搞之外,财务报告基本没有反映业绩。
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是精益错了,还是实施精益的人错了?
说执行错误的人。大家都遵循精益的方法,接受了精益管理咨询公司的指导。怎么了?
精益是错的。那些优秀的企业是怎么把精益学得这么好的?
当两种观点都在证明自己的时候,你发现证明不了,因为证明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你要改造公司做实验,要把失败正确归因并不容易。立场不同的人会把失败归咎于对方。一方会说实施者没有坚决实施精益模式,而实施者会说精益理念不适合这个行业。
在我们看来,精益无疑是正确的想法,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和很多信仰一样,如果你相信,那就是对的;如果你不相信,那就是不适用和错误的。因为当你不相信的时候,精益的转化一定是僵化的、形式化的,不会有好的结果。那么这个不好的结果会进一步强化你不相信精益的认知,恶性循环会反复几次,精益就会失败。
最常见的精益困境就是这样形成的:
我想做精益->生搬硬套精益理论->我在工厂现场做了一点肤浅的工作-> 精益改善没有效果->我对精益-> 精益没有信心失败了。
其实精益的正确性只是在原理层面。在操作层面,有很多预设的实施条件。拘泥于照搬丰田的原厂模式,结果必然是:要么公司死,要么精益死。
所以,要做好精益的工作,关键在于能否识别出判断精益在丰田成功的因素和条件,分析思考哪些可以在企业中使用,哪些不能使用,如果不能使用如何改变。
原因很简单。类似于现在的汽车行业,不做精益,就不能生存,但是做了就不能保证生存,因为做精益做得好的公司太多了,大家都是“精益”,不开始做精益就不能保证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