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顺应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发展格局变化,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把制造业的短板补齐、长板锻长,促进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分工合作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取得显著成效,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基础更加坚实。同时要看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重点任务,保持制造业持续增长需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短板瓶颈制约,畅通经济循环尚需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具体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但高精尖环节短板突出。放眼全世界,我国制造业规模体量之庞大、产业体系之完备,少有国家可以比拟。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也因此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协作的主体。但是,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能否提升产业结构高端化水平,能否在影响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产业、关键环节占据核心地位。相比世界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环节,产业结构中高精尖产业占比较低,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发展滞后,这些成为制造业结构调整和攻坚突破的主要方向。
二是制造业竞争优势明显但效率效益水平仍需提升。我国制造业起初凭借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在发展积累中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生产效率优势和质量品质优势,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多年来稳定在93%以上的较高水平,质量竞争力持续跃升。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红利逐渐减弱、土地供给趋于紧张、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等,制造业综合生产成本刚性上升,长期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传统优势有所减弱。因此,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待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需要更加注重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不断增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制造业绿色发展提速但结构性转型还需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制造业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持续下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量基数大、污染治理任务重、转型时间窗口紧,加之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能耗和排放主体行业占比较高,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尚未摆脱粗放发展模式,仍需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推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新发展阶段,制造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在巩固提升规模体量优势的同时,着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可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制造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就业、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这就需要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提高制造业“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发展优势、创新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生态。
高端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升级导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打造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欧美国家之所以拥有强大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主要是因为其在关键核心零部件、重要基础材料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一国拥有的核心产业和关键技术决定着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这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加快高端化升级能够推动制造业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体系协调性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夯实产业基础,增强自主可控能力。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创新发展动能,拓宽传统产业品质化品牌化升级空间,培育质量和品牌竞争新优势,提升产业能级。
智能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路径。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抢抓产业智能化发展先机。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数字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既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有效路径,也是壮大数字经济的必然选择。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能够实现技术路径再造、竞争优势转换,释放更多效率和品质提升空间。要转变发展方式,加速推广智能制造模式,深化技术工艺流程再造,提高生产制造精益化柔性化水平。加快产品功能迭代升级,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作用,汇聚整合相关要素资源,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
绿色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指引。制造业是节能减碳的主体,也是整个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创新和消纳应用场景,又能为节能减碳和污染治理提供技术设备支持,还能为高品质生活提供绿色低碳产品。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能够提高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绿色技术引领,加快开发绿色低碳技术,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完善绿色低碳相关标准制度规则,推进绿色发展国际合作。